BOY公益讲座|毕路德总设计师杜昀:诗意化的空间审美
日期: 2016-07-04
浏览次数: 167

2016年6月25日,由毕路德BLVD携手美国《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中文版、广州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友创意人之BOY系列”公益科普演讲活动第18期,在广州图书馆成功举办。毕路德建筑顾问公司合伙人、总设计师杜昀先生受邀作为公益演讲嘉宾,以“诗意化的空间审美——东方审美趣味的追求”为主题向来自全国各地建筑、室内、景观设计行业的工作爱好者授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演讲方式吸引了上百名市民驻足观听。

公益演讲嘉宾:杜昀


    1、关于环境、情境、意境


    在演讲一开始,杜昀先生简洁明了的为在场的观众讲述了在设计创作中的关于“环境、情景、意境”的概念。他表示,环境即“设计”的空间环境,无论是城市,郊野,建筑,室内,都在空间环境这个范畴;情境,即空间环境中加上人的活动因素,是人与环境的相互渗透;意境,简单的说“诗意”是以陌生化的手法,诠释人们熟悉的景物。以文人审美看空间环境,“意境”便是最高层次。

 
    2、关于创造情境体验的空间


    在讲述到创造情境体验的空间时,杜昀先生通过三个层次来阐述:故事、场景、意境。


    “故事”,设计创造情境型体验的第一层。故事,是“文化”在非物质生活(思维上)的传承;“场景”,设计创造情境型体验的第二层。场景,是“功能”也可以是生活方式在物质环境的外在;“意境”,设计创造情境型体验的最高层。意境,是刻意的以陌生化表述,以引发观者文人化的解读,陌生化强调的是创意或在创意过程中用不同于观者常规理解模式的方法,产生新奇感的过程,文人化强调是观者的理解与对历史上多次叠加含义的共鸣。

    3、关于修养与品位


    在讲述设计中的“修养”与“品味”,杜昀先生用了“天人合一,月昏之梅”、“ 格物致知,文人之品”、“ 不修之修,日用之道”来诠释。


    天人合一,月昏之梅:不复杂,不事故,不暧昧,清纯稚雅,童心未泯,做回最初的本真;


    格物致知,文人之品:即不媚俗,不具像,不再现,意境深远,唯有笔墨。在艺术中所体现的人文价值,是被提升到超越纯粹具象再现的层次;


    不修之修,日用之道:不华丽,不造作,不宏大,细致而微,简以致用。



一阵精彩纷呈、幽默风趣的讲授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而现场早已是座无虚席。在接下来的提问互动环节,在场观众更是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杜昀先生也表示此次活动重点希望和大家互动交流。

 


    Q1.很多人都对设计感兴趣,但怎么判断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设计师?


    杜昀:我觉得设计师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设计师这个行业需要对生活、对人性有一种特殊的领悟。虽然我今天讲的是审美品味,但这还是其次的。如果想从事设计行业,我建议还是不要刻意,就像你去餐馆吃饭,如果你能很自然地就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细节,那么你做设计是有戏的,如果什么也看不到,那么还是别尝试了。
 


    Q2.老师刚才您说的都是很文雅的东西,文学、绘画都带着很浓的东方色彩,和我们现在学校学到的来自西方的理论很不一样?

    杜昀:我觉得,学校教给你们的东西是对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去从业的。第一,今天我讲东方审美趣味,并不意味着我要用东方的审美去影响或者控制整个设计环境。事实上,中国的文化是被中断了的。文化只能用故事的形态去延续,它可以存在我们的基因里,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能是西方的,是世界大同的生活方式。譬如说图书馆,我们中国有藏书楼,藏书楼是私人对文物的珍藏,并不是对知识的普及。中国普及知识的方式是通过师傅传徒弟的方式,而不是自主思考的方式。所以图书馆让我觉得最振奋的是,有这么多人自主地去琢磨、去看、去思考,而不是谁教导你去看什么、去思考什么,从根本来说,这是西方带来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西方体系里面,中国原来建设、营造那套生活文化已经不存在,就像衣服,大家不可能再穿着汉服满街走,那是cospaly,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文明已经统治了我们的世界,我们对此也不必怀有情绪,可以去接受这个现实。第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还有没有兴趣?我们的文化对我们现在的审美和观点还有没有建设性?这是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我觉得中国文人的审美过程和思考,仍然对我们现在的审美过程的形成有帮助,并非是技术上的,也不是生活方式上的,而是从哲学思维上,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所以我觉得,假如说,有东方的东西可以影响我们的话,或者我们做的东西和西方的建筑师有一些不同的话,那是我们基因里面这点中国文化带来的,这是我的理解。谢谢。

 
    Q3.杜老师,我是环境艺术系的学生。我们现在在做一个乡村改造的项目,把一个废弃的客家围龙屋改造成图书馆,我们在考虑是完全保留旧的建筑,还是提取一些元素去建造,希望听听您的建议。

    杜昀:首先,围龙屋的形态是代表某种客家文化。我自己也去看过一些不是旅游景点的,濒临倒塌的围龙屋。像我刚才讲到的,你需要给对方看到的是这些故事和文化的传承,保存它是因为它带有一定的原真性和不可复制性,这就是所谓历史的旧物给人带来的影响。假如你有部分的保留,它可以保留一部分的联想。像这样的地方,以前一般是家族聚会的祠堂,你把它变成图书馆,它会变成村里的一个活动室或者胜地,它就带有某种的传播性,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觉得保留一部分是有意义的。但是,核心的问题是,它有没有这样的条件,可以改造成图书馆去使用。也就是说,要花多少钱,才能把它留下来,去继续使用。我建议你们可以到网上,去看看相关的案例。对于贫穷,对于农村缺乏精神生活等等,我认为不单单是一种乡愁式的东西,那是我们主观加给它的。对于当地的人,他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这些东西。作为一个建筑师,我认为我们不能站在救世主的角度上去给一个文化增加一些东西。在青海玉树地震以后,我做过一个寺庙的恢复重建工作。我之前没有在藏区长时间生活的经验,我们去做恢复重建的时候,把排污管、自来水、消防等等这些都考虑进去了,但是当地人就觉得没必要。长久以来,他们就是那样生存下来的,城市人觉得不卫生不干净不安全,他们倒觉得我们想的东西不一样。其实后来我领悟到一点,人和自然的共存并非是城市人,或者受过教育的人所理解的那种状态,是不是我们的生活状态真的比他们要高明?他们那么心满意足地生活在原来的状态之下,我们是不是真的要改变他们?这其实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大家旅游区藏区觉得很美,但是当你长时间生活其中,当你产生高原反应或者处于缺氧的状态,你会很自然地对自然产生敬畏,也就不会向她索取更多的东西,也因此那个脆弱的生态平衡才能维持。同样的,我现在也在做一些新农村的改造项目,我自己感觉,还是看当地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Q4.杜老师,我是学平面设计的,后来做了服装设计,现在我的领导有意安排我往空间设计的方向去发展,想请教您我需要做哪些准备?

    杜昀:设计的东西,基本原则其实都是相通的,没有那么多的领域之分。你要适应的可能是它们媒介的特质。换句话说,雕塑系的和版画系的,他们用的媒介是不一样的。假如你会涉及到一些专卖店的设计,我觉得这可能还不是真正的空间,通常情况下你会在限定性的空间里做一些陈设,一些展览性质的东西,所以你用的媒介基本上是展台、展品、灯光等等。所以我觉得你要关注的,可能超出你原来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知识的,就是这些媒介的应用。



    Q5.杜老师,我是学设计艺术的,现在政府里面工作。想请问您对我们国家“千城一面”现象的理解,和您认为这个现象会有改善吗?

    杜昀:千城一面,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所以很遗憾我认为这种现象目前不会有所缓解,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会越来越单一。至少在目前,它是我们社会现阶段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一直讲,外部环境是人们内部生活方式的物化。人们曾经在意大利找到被埋没的庞贝古城,你可以在复原的城市里面去看到当时的生活场景。我们国家也有一本很有名的书《红楼梦》,红楼梦里面的大观园,被人们复制出来。大观园完全是虚构的园子,但是它可以通过文学著作的描写被建构出来。《红楼梦》并非些建筑的书,虽然里面有一些建筑的描写,但它讲的还是贾府的人的生活方式。说回现代生活方式,纽约人们开汽车,你驾马车,你愿意吗?北京人们现在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口号,就是不要收拥堵费了,我们自作自受。我们何必去干涉一个正常的生活方式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千城一面是必然的。

    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哪里有新鲜好玩的生活方式,马上就可以复制过来。为什么过去沿海人民吃鱼,内地人民吃猪肉呢?因为海鲜运不过去。现在内地人民在当地都可以吃上海鲜了。生活方式都一样了,就很难维持不一样的地域特征。未来也必须在生活方式的需求下,才会产生不同的城市与村落。当然,未来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会更多样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更个性化。

    毕路德创始人杜昀、刘红蕾简介:


毕路德联合创始人:杜昀先生、刘红蕾女士


    【杜昀】——国际知名滨水景观设计师,毕路德创始人、总设计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加拿大安省注册建筑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会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专家库成员。多年来,其超凡的创意灵感和卓越的设计作品使他在滨水景观设计行业获得众多专家的一致推崇。

   【刘红蕾】——国际知名室内设计师,毕路德创始人、设计总监。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室内设计杂志名人堂成员;“金堂奖”年度设计人物……她开创性的提出“思与境偕”的设计理念,讲求以文化为中心的思想,创造诗意化的室内体验空间。在五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高端会所等方面以独一无二的创意与设计引领当今室内设计潮流,获得多项国内外专业奖项。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室内设计师。